芦荟
分类:植物 日期:2021-10-07
常用名:
常用拉丁文:
芦荟的抗菌作用与蒽醌类化合物含量呈正相关性;芦荟大黄素甙的糖基配体能够显著提高芦荟苷的抗菌活性;芦荟的生叶中含有芦荟酊,而芦荟酊是抗菌性很强的物质 。芦荟羧肽酶通过抑制血管渗透来抑制水肿消炎、抑制组胺游离,对治疗气喘、过敏性鼻炎、花粉过敏有显著疗效。
在线留言 常用拉丁文:
芦荟的抗菌作用与蒽醌类化合物含量呈正相关性;芦荟大黄素甙的糖基配体能够显著提高芦荟苷的抗菌活性;芦荟的生叶中含有芦荟酊,而芦荟酊是抗菌性很强的物质 。芦荟羧肽酶通过抑制血管渗透来抑制水肿消炎、抑制组胺游离,对治疗气喘、过敏性鼻炎、花粉过敏有显著疗效。
常用名:油葱 、卢会 、象胆
常用拉丁名:Aloe vera var. chinensis (Haw.) Berg
芦荟系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肉质多汁草本植物。芦荟原产于地中海、非洲,现我国南方各省区和温室常见栽培,也有由栽培变为野生的,但我国有否真正野生的,尚难以肯定[1]。芦荟种类繁多,仅已知的就约有360种,加上其变种大约有500多种[2]。按其用途可分为药用芦荟、食用芦荟和观赏芦荟。过去中药所用的芦荟,系进口药材,主要是非洲产的 A. vera L. 和 A. ferox Mill. 等几种芦荟叶汁制成的干燥品,用来杀虫、通便和清热凉肝。芦荟在中国民间就被作为美容、护发和治疗皮肤疾病的天然药物,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植物,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和日常生活。
应用
芦荟药用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4000年前古埃及人便将芦荟用于泻剂、安眠剂及苦味剂。目前,芦荟作为一种常用的药用植物,被广泛用于治疗便秘、烧伤烫伤、褥疮和肿瘤化疗后的皮肤损伤等。芦荟在各种类型的美容化妆品中应用也极为广泛,在欧洲市场上80%以上的化妆品都标明含有芦荟,常可用来治疗痤疮、美白保湿和除斑抗皱[3]。此外,部分芦荟品种还可作为蔬菜食用,一般用芦荟榨汁、泡茶、做果酱、凉拌或生吃等。
化学成分
目前芦荟中被测知的各种化学成分已超过160种[4]。
蒽醌类化合物:芦荟中已检测出的蒽醌类化学物质是芦荟有机活性成分中最主要的部分,包括芦荟大黄素、芦荟大黄酚、蒽醌等20余种,其中芦荟大黄素甙是基本的成分之一。
糖类:芦荟中糖类主要包括葡萄糖、甘露糖以及由它们组成的多糖。
氨基酸:以干物质计算,芦荟叶片中蛋白质含量约为9.5%,经水解后这些蛋白质可产生19种氨基酸,其中精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和缬氨酸是不能被人体合成、必须通过食物供给的必须氨基酸。
有机酸:芦荟的根、茎、叶中含有多种有机酸;芦荟的叶汁有琥珀酸、苹果酸、乳酸、柠檬酸、油酸、亚油酸等。
维生素: 芦荟叶汁中含有多种维生素,经研究发现的有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C、维生素E及维生素H等。
酶(多肽): 已从芦荟叶汁中发现的酶有淀粉酶、纤维素酶、过氧化酶、脂肪酶、氧化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缓激肽酶、血管紧张肽、 植物凝血素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矿物质: 芦荟中的矿物元素包括钾、钠、钙、镁、铝、铁、硅,另外还有锌、铜、钡等微量元素。
药理活性
芦荟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如杀菌、抗炎、湿润美容、健胃下泄、强心活血、免疫和再生、免疫与抗肿瘤、解毒、抗衰老、镇痛、镇静及防晒作用等。
修复皮肤、促进伤口愈合:芦荟鲜叶片汁富含多种活性物质,能软化血管、促进血液循环、 促进皮肤组织修复;芦荟蒽醌类化合物中的芦荟酊、芦荟大黄素甙、芦荟苦素等成分在抗菌消炎过程中有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芦荟外用于治疗烧伤,具有消肿、止痛、生肌的作用。
抗菌消炎:芦荟的抗菌作用与蒽醌类化合物含量呈正相关性;芦荟大黄素甙的糖基配体能够显著提高芦荟苷的抗菌活性;芦荟的生叶中含有芦荟酊,而芦荟酊是抗菌性很强的物质 。芦荟羧肽酶通过抑制血管渗透来抑制水肿消炎、抑制组胺游离,对治疗气喘、过敏性鼻炎、花粉过敏有显著疗效。
缓泻:芦荟甙在人体内氧化为芦荟大黄素时,止泻功能明显增强。
免疫调节和抗肿瘤:芦荟凝胶质中的多糖具有抗HIV病毒、降血压、降血糖、抗癌等功能 。多糖主要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力而抑制肿瘤,对机体正常细胞影响很小。
抗氧化:龙山芦荟提取物中蒽醌类成分对氧和羟基具有强烈的清除作用,从而抑制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保护红细胞膜的生理功能,延缓衰老。
降低胆固醇: 芦荟甙能帮助排除体内污物,净化血液,软化血管,降低血压和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动脉硬化和脑溢血的发生。
美容: 芦荟在美容及化妆品方面起主要作用的是黏液成分,其中多糖物质与氨基酸构成了天然保湿剂,可以补充皮肤中的水分,恢复胶原蛋白功能,防止面部皱纹。芦荟熊果苷还可以预防皮肤老化[5]。
毒副作用
芦荟泻素成分芦荟甙可在大肠氧化分解为大黄素进而发挥缓泻功效,但此致泻成分的安全性存在争议[6]。芦荟毒副作用表现在食用芦荟类产品后出现腹痛、腹泻、呕吐、肾炎、结肠黑变、泻素依赖等不良反应,便秘患者长期服用芦荟或蒽醌类泻药出现结肠黏膜色素沉积,进一步导致结肠黏膜黑变病[7]。因此芦荟不宜长期服用。
相关产品
目前以芦荟为主打的产品越来越多,药物方面有蜂胶芦荟,可抗菌止痒、止血镇痛、收敛伤口;保健品方面有金芦荟口服液,可提高免疫力;食品方面有芦荟枸杞果冻、芦荟保健低温火腿肠、芦荟菠萝复合饮料、芦荟红枣奶等。
参考文献
[1]中国植物志
[2]李天东, 罗英, 韩文君. 芦荟的药理作用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7, 17(23):2881-2886.
[3]王莲, 吕方, 张荣泉. 植物芦荟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应用的研究进展[J]. 天津药学, 2009, 21(2):63-65.
[4]吕艳. 芦荟化学成分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中华医药杂志, 2004.
[5]李天东, 罗英, 韩文君. 芦荟的药理作用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7, 17(23):2881-2886.
[6]石彦忠、魏贞伟,李凤祥。芦荟致泻成分分离技术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1,22(6):38-39
[7]何代文.大肠黑变病临床与病理学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1,26(3):316-317
常用拉丁名:Aloe vera var. chinensis (Haw.) Berg
芦荟系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肉质多汁草本植物。芦荟原产于地中海、非洲,现我国南方各省区和温室常见栽培,也有由栽培变为野生的,但我国有否真正野生的,尚难以肯定[1]。芦荟种类繁多,仅已知的就约有360种,加上其变种大约有500多种[2]。按其用途可分为药用芦荟、食用芦荟和观赏芦荟。过去中药所用的芦荟,系进口药材,主要是非洲产的 A. vera L. 和 A. ferox Mill. 等几种芦荟叶汁制成的干燥品,用来杀虫、通便和清热凉肝。芦荟在中国民间就被作为美容、护发和治疗皮肤疾病的天然药物,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植物,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和日常生活。
应用
芦荟药用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4000年前古埃及人便将芦荟用于泻剂、安眠剂及苦味剂。目前,芦荟作为一种常用的药用植物,被广泛用于治疗便秘、烧伤烫伤、褥疮和肿瘤化疗后的皮肤损伤等。芦荟在各种类型的美容化妆品中应用也极为广泛,在欧洲市场上80%以上的化妆品都标明含有芦荟,常可用来治疗痤疮、美白保湿和除斑抗皱[3]。此外,部分芦荟品种还可作为蔬菜食用,一般用芦荟榨汁、泡茶、做果酱、凉拌或生吃等。
化学成分
目前芦荟中被测知的各种化学成分已超过160种[4]。
蒽醌类化合物:芦荟中已检测出的蒽醌类化学物质是芦荟有机活性成分中最主要的部分,包括芦荟大黄素、芦荟大黄酚、蒽醌等20余种,其中芦荟大黄素甙是基本的成分之一。
糖类:芦荟中糖类主要包括葡萄糖、甘露糖以及由它们组成的多糖。
氨基酸:以干物质计算,芦荟叶片中蛋白质含量约为9.5%,经水解后这些蛋白质可产生19种氨基酸,其中精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和缬氨酸是不能被人体合成、必须通过食物供给的必须氨基酸。
有机酸:芦荟的根、茎、叶中含有多种有机酸;芦荟的叶汁有琥珀酸、苹果酸、乳酸、柠檬酸、油酸、亚油酸等。
维生素: 芦荟叶汁中含有多种维生素,经研究发现的有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C、维生素E及维生素H等。
酶(多肽): 已从芦荟叶汁中发现的酶有淀粉酶、纤维素酶、过氧化酶、脂肪酶、氧化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缓激肽酶、血管紧张肽、 植物凝血素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矿物质: 芦荟中的矿物元素包括钾、钠、钙、镁、铝、铁、硅,另外还有锌、铜、钡等微量元素。
药理活性
芦荟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如杀菌、抗炎、湿润美容、健胃下泄、强心活血、免疫和再生、免疫与抗肿瘤、解毒、抗衰老、镇痛、镇静及防晒作用等。
修复皮肤、促进伤口愈合:芦荟鲜叶片汁富含多种活性物质,能软化血管、促进血液循环、 促进皮肤组织修复;芦荟蒽醌类化合物中的芦荟酊、芦荟大黄素甙、芦荟苦素等成分在抗菌消炎过程中有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芦荟外用于治疗烧伤,具有消肿、止痛、生肌的作用。
抗菌消炎:芦荟的抗菌作用与蒽醌类化合物含量呈正相关性;芦荟大黄素甙的糖基配体能够显著提高芦荟苷的抗菌活性;芦荟的生叶中含有芦荟酊,而芦荟酊是抗菌性很强的物质 。芦荟羧肽酶通过抑制血管渗透来抑制水肿消炎、抑制组胺游离,对治疗气喘、过敏性鼻炎、花粉过敏有显著疗效。
缓泻:芦荟甙在人体内氧化为芦荟大黄素时,止泻功能明显增强。
免疫调节和抗肿瘤:芦荟凝胶质中的多糖具有抗HIV病毒、降血压、降血糖、抗癌等功能 。多糖主要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力而抑制肿瘤,对机体正常细胞影响很小。
抗氧化:龙山芦荟提取物中蒽醌类成分对氧和羟基具有强烈的清除作用,从而抑制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保护红细胞膜的生理功能,延缓衰老。
降低胆固醇: 芦荟甙能帮助排除体内污物,净化血液,软化血管,降低血压和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动脉硬化和脑溢血的发生。
美容: 芦荟在美容及化妆品方面起主要作用的是黏液成分,其中多糖物质与氨基酸构成了天然保湿剂,可以补充皮肤中的水分,恢复胶原蛋白功能,防止面部皱纹。芦荟熊果苷还可以预防皮肤老化[5]。
毒副作用
芦荟泻素成分芦荟甙可在大肠氧化分解为大黄素进而发挥缓泻功效,但此致泻成分的安全性存在争议[6]。芦荟毒副作用表现在食用芦荟类产品后出现腹痛、腹泻、呕吐、肾炎、结肠黑变、泻素依赖等不良反应,便秘患者长期服用芦荟或蒽醌类泻药出现结肠黏膜色素沉积,进一步导致结肠黏膜黑变病[7]。因此芦荟不宜长期服用。
相关产品
目前以芦荟为主打的产品越来越多,药物方面有蜂胶芦荟,可抗菌止痒、止血镇痛、收敛伤口;保健品方面有金芦荟口服液,可提高免疫力;食品方面有芦荟枸杞果冻、芦荟保健低温火腿肠、芦荟菠萝复合饮料、芦荟红枣奶等。
参考文献
[1]中国植物志
[2]李天东, 罗英, 韩文君. 芦荟的药理作用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7, 17(23):2881-2886.
[3]王莲, 吕方, 张荣泉. 植物芦荟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应用的研究进展[J]. 天津药学, 2009, 21(2):63-65.
[4]吕艳. 芦荟化学成分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中华医药杂志, 2004.
[5]李天东, 罗英, 韩文君. 芦荟的药理作用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7, 17(23):2881-2886.
[6]石彦忠、魏贞伟,李凤祥。芦荟致泻成分分离技术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1,22(6):38-39
[7]何代文.大肠黑变病临床与病理学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1,26(3):316-317
在线留言